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

藝術的香港?

最近比較忙,也許,就是明明沒事忙,卻又為自己找個忙碌的借口。

工作忙碌是正常的,公餘時間還要處理網站的事,這個沒法賺錢的 "副業",明明就是沒人看的,卻又不能放棄。心裡總掙扎著:只要把站弄得好一點、多元化一點,終有一天會有知音。可是日復日、年復年,站從三人組,剩下大概只有我一人在運作,值得嗎?我實在不知道。

香港人總說這裡是個文化沙漠,可是眼見一個又一個免費而又高質素的展覽,卻是無人問津。反過來,沒有特殊文化,大伙兒排隊的,就算付費與否,都吸引數以萬計佢遊人觀賞。有旅遊公司更為自己開一條財路,預先排隊買票,再帶旅行團參觀。

也許,參觀展覽的遊人,已經不再單純的欣賞藝術,不懂藝術但到此一遊的心態,也許我永遠也不會明白。但因為這種扭曲了的觀賞心,我還該繼續去推廣藝術嗎?

這個問題我想了很多次,卻又一直沒有答案,然後。。。我只好繼續前進,直到未知的一天。

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

咖啡店

新春假期的最後一天,大清早到咖啡坐坐,看看書,欲為這個假期配上一個 "美滿" 一點的節目。坐在慣常的連鎖咖啡店內,卻有著不一樣的風景。

咖啡店的客人一般都在幹什麼?喝咖啡、吃點心、談天說地、看書、看報章、聽音樂,那該是大部份人的寫照吧!新一代的,有更與別不同的 "消閒方式",在咖啡店補習、洽談生意、保險,大概也是趨勢吧!

可是,今天看到的,果真是個人第一次看到,一家四口,爸爸媽媽帶著兩個小孩,在咖啡店內做功課,當父母的果真辛苦,一方面要著急的搜尋店內的 WiFi 功能,一方面要打電玩,另一方面又要好好督促一對兒子做功課,多繁忙啊!每當媽媽看到兒子在發呆,就當場破口不罵,店內的每一個角落,無一不聽到那聲音。結果,一家人花費了句多小時去完成一對兒子的功課。大概全店的人們也為之高興。

從某天,我們的財爺說喝咖啡的便是中產,人們好像中了降一樣。累了,坐咖啡店;悶了,坐咖啡店;餓了,坐咖啡店;忙了?順理成章也是咖啡店吧!其實席上人對咖啡的認識又有幾多?挑這家店的原因又為啥呢?先不要說那種高深的烘焙方法,就單純的說咖啡豆吧!你知道店家馳名的原因在於咖啡豆的哪一方面嗎?

也許再簡單一點,你明白咖啡除了提神外,那種呷一口的意思嗎?

輕輕的他們走了,新的一家又到來,又一個媽媽在大罵兒子沒有好好佔領沙發的位置,沒有好好佔用店內的充電處。

(別問我為啥坐這麼久,咖啡店的風光,也許比大電影更好看)

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

驚魂的一天

其實不是第一次出門了,但亦不是第一次跟所搭的航班說再見,也不能怪誰啊,只能說第一天很亂,能順利到高雄已經感恩了,願平安!

P.S.  我也是第一次從轉機層搭飛機

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

New Journey


又在深宵的時候收拾行李 。。。。。。工作一天比一天繁重,明明計劃好今天回家就收拾行裝,最終就是不停的加班、再加班,回到家已經累了,休息一會,然後收拾至現在,明早又要早起到機場。是旅行嗎?為啥沒有半點興奮的感覺?明明出門不是一份差事,該愉快的,可是至今仍沒有放假的心情。天啊﹗是累壞了嗎?

願旅程一切順利,也願往後的日子是快樂的。



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

會下廚的女生

我不能說自己是一個廚藝高手,但入廚的技倆,在下可算是略懂一二。由於工作繁重 (亦可能是自身懶惰的原因),明明懂烹煮的東西,我大部份時間都不會大費周章的去弄一餐,常常在嘴邊掛著要健康啊、自然啊﹗然後把所有新鮮的食材都燙熟就是了,心想:這就是最天然、最健康了吧﹗

就連晚餐,明明自己可以下廚,但最終還是決定外吃。這樣的生活,自媽媽離開後,好像從沒法子,變為習慣了……

漸漸地,同事們都對我的午餐盒表示極度的不滿及嫌棄,雖然我還是吃的津津有味的,(其實又不是給他們吃﹗究竟嫌棄什麼呀?)

這幾天,突然提起下廚的興緻,為自己一個人的晚加點色彩,有時候還會作點擺盤,雖然大概談不上是佳餚,但總算是能吃吧,而我依然是吃得津津有味的。今天還大費周章的弄雜菜湯,雜菜湯其實不難,只是要花費的時間不少,一般我也不會用這麼多時間在廚房內。可是今天不知何事,我郤安然的在廚房渡過了一整個週末的下午,還把明天、後天,甚至是大後天的午餐盒也弄妥了。

我不懂下廚嗎?大概不是,但「消費」一天的時間在個人的五臟上,個人覺得有點唏噓,雖然回報還是在自己肚子內,可是好吃與不好吃,都只能獨個兒感受。。。。。。有時候還會想,懂下廚又有什麼用,現代人挑的,一般都不會在乎那個女的懂不懂下廚,相貎先決看來是近年的現象吧﹗(我也漸漸對自己的一身「武功」感到失望)





若有一天,我的另一半說很喜歡我做的菜,那會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。但現在。。。就只能先給自己吃了。


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

陰霾

遇到不如意的日子,我總是在埋怨自己,總覺這樣、那樣做得不太好。碰上與別人談不隴的時候,總跟自己說道行不足。遇上不公平的對待,只能慨嘆好人再好也不及美女好,我這個胖兒給人家看不起也正常吧!

有些人會說我過度自謙,直接點說是沒自信,更有人說我是妄自菲薄。。。

其實我覺得,如果在下真的那麼好,那該受男女生們的擁戴,可是現實並非如是,就算是自己喜歡的,很多時候也未能如願。。。。。。

友人常回應說:人善天不欺!真的嗎?真的需要時間靜候麼?還是自己根本做得不夠好,所以未能得到所想個回報。說到回報,還不得不計算別人對你的期望,那跟個人實踐了的努力,好像必須付上更大的心力才行。為了滿足各人心中所想,人,變得更勞累了。。。

有些人覺得,滿足個人需求比什麼也重要,把自己的部份做好,人家會看到你的努力,所以很多細節都該省卻了。但若是不在意別人,只沉迷個人的,那豈不是在閉門做車?

生活讓人累,也有很多東西猜不透、摸不著,日子該怎樣的過,當然隨個人選擇,但難過也要過,人要走出陰霾,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。

願每一位也加油!



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

週末巿集




 在香港,巿集是比較「罕有」的,人們說到巿集,只會聯想到販賣蔬菜、水果,甚至是鮮魚的地方。又或是別稱為 「天光墟」,只有在清晨大部份人們還沒醒來的時候,售賣各式各樣日用品的流動巿集,沒有固定的人群、沒有固定地方,更別說時間罷了﹗



香港也有過週未巿集,主要以售賣手作為主,而且並非能每個星期都舉行,而且推廣度不足,所以感覺是小數人的玩意,就算大眾看到,也沒有意識到巿集的存在。




可是在台灣,巿集這回事郤是頗流行的,特別是週末巿集,好像已成了一個指定的活動。單單是台北這個區域,每逢週未都總有幾個週未巿集,給人們好的逛,好好的消磨一整個下午。



這個 Simple Market,可算是對外地人們來算,比較熟悉的一個吧﹗這個位於眷村的週未巿集,每星期均有不同的主題,吸引著各式各樣的愛好者前來交流。Simple Market 還有自己的官網,讓人們每星期到巿集,可去看看當天參與的攤主們都在賣什麼。近年來,這個巿集也慢慢的看到外來遊客的「朝聖」,這個地方漸漸的紅起來…… 

 

那天去看,剛好是有關紙品的巿集,有售賣個人出品的漫畫家,有手繪明信片的,有用紙製成的飾物等等,可能你沒有想像過,「紙」這個東西,除了日常書寫外,還可以作出不同的物品。巿集同時售賣與紙品相關的物品,如圖章。


巿集的另一端,售賣著新鮮的蔬果、飲料,眷村內還有一家小餐廳,走累了可以坐下來吃吃喝喝的,聽聽在巿集正在播放的歌曲,又或是部份週未所舉行的小型音樂會,多麼愉快的週未啊﹗

那天,我還跟售賣豆干的大姐暢談了很久,到最後她才知道我不是本地人,我心裡暗喜,能夠融入一個社區,是多麼困難的事情。


這個又名為「四四南村」的地方,台灣人叫「眷村」,是民國遷移至台灣初期,安頓人們的地方。因為位於兵工廠的南方,所以稱為南村 (當然在另一地區有西村吧﹗)。雖然現在眷村再沒有老兵、老工,現在的名字也與眷村無關,但這兒仍保留著往昔的景象,很多人都因為這個老台灣的景色而來,感受一下當中的味道。

在傳統的建築下,配以現代的週未巿集,讓人感受到,有時候要活化古蹟,也不一定要把它轉化為一種商業,靜態的保留著,配以各式各樣的活動與推廣,其實古今融合也可以有可愛的一面。

不過值得一提的是,由於眷村四周是民居,有部份老公公、老婆婆會到附近散步、做點運動,他們似對人們的鏡頭份外敏感,正確來說是反感,所以遊人們還是好好的拍,別把居民拍到底下了﹗ 說到底,我還是覺得去旅遊是不讓騷擾到當地的文化與居民的生活的。

(其實我想了很久,該不該把這個地方寫出來,因為我不希望自己很喜歡的地方,因為旅客眾多而破壞了原有的景象。所以希望準備到訪的人們啊﹗請你也「台灣」一點,拿出點點氣息,保留這兒的寧靜一面吧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