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

怪獸公司 0003

旅遊,是一種很大的學問,因為你除了在旅遊的各種事項,還要面對同事們之間的各式各樣的提問。在辦公室內有著一種文化。每次外遊回到公司,同事們總會問……

「好玩嗎?」
「有去那個樂園嗎?」
「買了什麼?」
「吃了什麼好東西?」
「那個 X X 有去嗎?」
「有大減價嗎?」
「哪裡有什麼優惠折扣麼?」

也有較極端性的問題……

「真的有那麼好玩,需要去這麼多次嗎?」
「其實有什麼好玩?」
「為什麼你又去??」

每一次面對這類問題,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種問題,一般只會笑一笑,說句「OK」,然後回座位。也許別人覺得這只是一個很簡單不過的慰問句,就直接回答「好玩」、「不好玩」便行吧﹗但我總是在想,休假一定是去遊玩的嗎?旅行一定是用「玩」字來形容嗎?每次旅程以看風景、看展覽為主的我,大部份時間都沉醉於城巿內的文藝氣息、當地人 的生活寫照,然而吃得高級與否,餐廳有名與否,跟我就像沒什麼關係。

其實要思考怎樣去回答一大群問題,不單純的在旅行後才出現,當同事們知道你有出門的念頭,種種問題都慢慢走出來。然後就像答問大會一樣,你頓時成為焦點,需要一一解答大家的提問。

與「吃」相關的問題好像特別多

「這家真的超贊,你一定要去呀?」
「在那邊有去新餐廳朝聖嗎?」
「有什麼新的餐廳介紹呢?」
「怎麼?!你沒有去吃那個?那你吃了什麼?」
「你不是當地旅遊通嗎?怎麼連這個也沒有去吃?」
「都沒去啊!為什麼啊?其實不吃這個也沒什麼地方可去吧!」

也許在同事的心中,旅遊只是一種「吃」的經歷。要是沒有去到那些「旅客必到」的地方,他們總覺得你根本沒有「到此一遊」,然後在談論你究竟到當地做過了什麼?。。。其實我倒想反問,那除了吃,消化完畢,大家究竟得到了什麼?

「你到那兒有買這個嗎?」
「你要去旅遊嗎?那可不可以幫忙買這個?」
「手信一定要買這個吧!」
「你買的是什麼?都沒聽過」
「那個超受歡迎的,可不可以幫我買幾份回來?」
手信,成了同事們之間必然的,無論是去短程還是長途,總需要買點點東西回來,縱然要去的地方物價有多貴,都總需要買。同事歐遊,煙燻的肉食好像是必然要買的東西,那些火腿片、香腸片,好像都必然的要買幾包回來。同事們看到這類「高格調」的手信,亦會「慷慨」的送上麵包,夾著肉片當早餐。要是買的東西不是什麼品牌出品的 (特別是來自不發達國家的手信),同事們都不屑去瞧一眼,然後那東西就一直在辦公室內發酵。

要是去的地方是「美食之都」,同事們會要求帶大量私用的食品回來。近日同事們在談論台灣的某家三明治,聽說味道超好的,所以要求將會去台灣的同事,順道請帶幾盒回來。說實話,在下也曾淺嘗過那三明治,結論就是「三明治很軟」。要是舟車勞動的把三明治帶回公司,為啥同事自己不親身去嚐一下?

「玩」也許解釋的方法有很多,絕大部份就是遊玩的意思。那「遊山玩水」也可算是一種「玩」啊﹗ ( 大底我打從心裡都是這樣想的) 可是現實呢,往往跟想像的帶點差距。不過要是同事們去外遊,其實自己開心就好了,不要太在意別人在說什麼、要吃什麼。說在底,要是他們這麼想吃,又這麼想買,那他們就該自己去啊?!幹嗎要假手於人?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